7月26日,首次京津冀林業和草原行政執法協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。北京市園林綠化局、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、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共同簽署《京津冀林業和草原行政執法協作備忘錄》,明確執法協作“1目標+6機制”模式,開啟了三地林草行政執法協同發展新局面。
“1目標”即北京市門頭溝區、房山區等10個區,天津市濱海新區、西青區等7個區,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、張家口市赤城縣等6市25個縣(市、區),將與相互毗鄰的縣(市、區)加強林業和草原行政執法協作,形成保護林業和草原資源安全的跨區域協同工作合力。
“6機制”即協同工作中設立執法聯絡機制、信息共享機制、執法聯動機制、協同辦案機制、執法交流機制和聯合宣傳機制。
今年以來,京津冀深入推進林草資源保護行政執法協作,加速構建區域執法監管合力。在防火期聯合開展了森林防火執法行動,實現平谷、薊州、三河、興隆四地森林防火聯防聯控,同時構建了北京市平谷區和密云區、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、天津市薊州區四地森林防火一盤棋格局。在候鳥遷徙季,結合“清風行動”“網盾行動”“候鳥遷徙保護行動”等專項行動,緊盯捕、售、購、運、食5個關鍵環節,統籌京津冀21支370余人的林草行政執法力量,聯合開展巡查巡護協作執法,重點整頓了三地140余家非法經營、非法交易市場,同時強化網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。在林業病蟲害高風險期,聯動開展“打擊制售假劣林草種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種權”“2023護松”等種苗林保行政執法。
根據備忘錄,三地將圍繞秋季候鳥遷徙、冬季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等開展執法聯動。
來源:中國綠色時報